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以下简称学校)在校主陈嘉庚先生“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精神指引下,在母体厦门大学的大力支持下,在董事会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规范与创新并举的发展思路,努力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为社会培养合格适用的人才。历经17年的跨越式发展,学校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办学实力大大增强,社会声誉明显提高。2010年获评全国先进独立学院,连续9年入选腾讯网教育产业价值榜为例独立学院榜首,先后获评最具领导力独立学院、最具知名度独立学院、国际化办学典范学校等称号。在《2015-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本科)TOP300》,我校在全国所有高校中位居第164名,位居全国民办高校、独立学院第1名。2020年GDI应用大学(独立学院)TOP100榜声誉指数排名全国第一名,二次评估指数排名全国第一名,学术指数排名全国第二名。嘉庚学子累计在重要赛事获奖近3000项(其中国际性赛事获奖155项,全国性赛事获奖1011项),尤其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赛等国家级赛事中屡获佳绩(累计获得“互联网+”大赛国赛金奖2项,银奖4项,铜奖3项)。嘉庚学子日益树立起了“综合素质高,创新精神强,实践能力突出”的品牌形象,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阶段,是学校实现新一轮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家实施的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是我校加快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机遇期。为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全国教育大会、新时代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以及“新时代高等教育40条”等政策精神,落实福建省和海西发展战略部署,抢抓机遇、加快发展,进一步增强办学实力,提升办学质量,实现发展目标,根据国家和省市政府“十四五”规划纲要,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并以此作为未来五年学校事业改革发展的基本纲领。
一、发展回顾
(一)人才培养质量逐年提升
培养人才是高校的核心任务。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办学理念和“以有效教学见长”的办学宗旨,立足于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办学定位,积极构建“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求个性”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博采众长,大胆创新,既严格遵循教育规律,规范办学,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又努力推进各项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学,积极探索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的革新。
学校在积极的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特色鲜明的教学教育体系。将实践教学视为一种强调能力培养、细化实践育人的教育元理念,贯穿于教学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学校为此从制度建设、基础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多方面建构起一个实践教学高效运行的平台,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教学活动。学校于2008年和2014年进行了两次人才培养方案的全面修订,围绕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总体目标,各专业充分遵循“拓宽专业口径、增加选修课比例、提升实践应用能力”的制定原则,将课程体系划分为三大模块、三个课程组,对非专业课程比例、选修课比例、实践教学学时比例等都提出了明确的量化要求,修订后的课程体系做到了“七个体现”:一是体现本专业人才培养特色;二是体现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性需求的适应性;三是体现国际化办学思路;四是体现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合理兼顾;五是体现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六是体现对学生个性化培养;七是体现课程体系和课程教学内容对培养目标实现有效支撑。
办学十七年来,学校人才培养硕果累累。现拥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56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38项、学生在国际性赛事获奖155项,全国性赛事获奖1006项,区域性赛事获奖160项,全省性赛事获奖1558项,特别是,学生荣获2018“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2018、2019连续两年荣获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金奖。学生创新意识、创业能力逐年提升。学校多项教学成果获省级教学成果奖,其中,“创新实践教学理念,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获2014年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这充分肯定了学校院在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所取得的实际成效。2018年11月,在福建省教育评估研究中心发布的《福建省本科高校毕业生竞争力之月薪调查报告》《福建省本科高校毕业生竞争力之晋升调查报告》中,嘉庚学院毕业生平均月薪位列福建省综合性大学第四,毕业生晋升总监级高管人员占比高居福建省综合性大学第二。2020年11月9日,嘉庚学子杨浩、谢怀良登上了福布斯中国30岁以下精英榜、2020胡润Under30s创业领袖榜。
(二)学科专业实力明显增强
学校自创办之日起就确立了“面向人才市场办学,通过市场谋求发展”的战略思路,据此制定了学科专业建设总体规划,明确了各个不同发展阶段学科专业建设目标,努力构建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相适应的学科专业结构体系。本科专业由2003年创办初期的9个专业发展到如今拥有54个本科专业,已初步形成门类多元、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并形成了优先发展应用类学科专业,重点发展工科专业,适时发展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需求的学科专业,以及努力改革和发展传统学科专业等鲜明的学科专业建设特色。与此同时,学校以科学建构符合学院“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突破口,以全面落实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为抓手,以形成一批突出实践应用、专业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为目标,坚持动态调整学科专业,扎实推进学科专业建设,不断提升和优化学科专业品质,使学校的学科专业建设获得鲜活的生命力,持续健康发展,学科专业整体实力明显增强。
“十三五”期间,随着工业4.0时代的浪潮到来,面向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及其他国民经济重点行业的需求,学校主动对接新专业,新增了机器人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数据管理与大数据技术3个智能类工科专业,2020年又申请增设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2017年,机械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国际商务4个学科被评为省级应用型学科,2019年电子商务、电子信息工程2个专业被评为省级一流专业。目前,学校拥有物流管理等5个省级特色专业;广播电视学等4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会计学等6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文化产业管理等3个专业省高校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省级科研创新平台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544项“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4年开始,在母体厦门大学的支持下,学校继续实施研究生教育,目前开展研究生教育的专业19个,累计已招收硕士研究生147人,遴选和培养研究生导师70人。截至2020年,学院已拥有7个学科门类,54个本科专业,82个专业方向,其中工学类专业21个,占比39%,经管类专业18个,占比33%,艺术类专业7个,占比13%,文学类专业6个,占比11%,法学专业1个,理学专业1个。以应用类工学专业为主体,门类多元,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框架已形成,学科专业设置符合社会发展需求,数量与学校规模发展相适应。
学校省级专业简表
省级特色专业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别 | 负责人 | 所属单位 | 立项时间 |
1 | 物流管理 | 特色专业 | 许敬秋 | 管理学院 | 2009 |
2 | 广播电视新闻学 | 特色专业 | 许由文 | 人文与传播学院 | 2010 |
3 | 艺术设计 | 特色专业 | 孟晓鹏 | 艺术设计系 | 2010 |
4 | 网络经济学 | 特色专业 | 黄山河 | 管理学院 | 2010 |
5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特色专业 | 卢昌义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2011 |
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 |||||
1 | 广播电视新闻学 | 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 许由文 | 人文与传播学院 | 2012 |
2 | 网络经济学 | 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 黄山河 | 管理学院 | 2012 |
3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 林育兹 | 机电工程学院 | 2012 |
4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 卢昌义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2012 |
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 | |||||
1 | 会计学 |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 | 葛文荣 | 会计与金融学院 | 2015 |
2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 | 周亮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2015 |
3 | 车辆工程 |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 | 郑伟 | 机电工程学院 | 2016 |
4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 | 黄金阳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2016 |
5 | 工商管理 |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 | 颜明健 | 管理学院 | 2017 |
6 | 建筑学 |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 | 陈纲伦 | 建筑学院 | 2017 |
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 | |||||
1 | 文化产业管理 | 服务产业特色专业 | 朱盈蓓 | 人文与传播学院 | 2016 |
2 | 电子商务 | 服务产业特色专业 | 黄山河 | 管理学院 | 2016 |
3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服务产业特色专业 | 卢昌义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2016 |
省级一流专业 | |||||
1 | 电子商务 | 省级一流专业 | 方建生 | 管理学院 | 2019 |
2 | 电子信息工程 | 省级一流专业 | 夏靖波 |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 2019 |
(三)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成效
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把打造一支高水平、重职责、有爱心的教师队伍作为工作重点,并制订了与学校发展规划相适应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实施措施。学校通过严格的教师招聘与遴选程序,有计划、有步骤地从海内外引进各种优秀人才,坚持惜用增量改结构,特别注重中高端人才引进,按新近教师优于现有教师平均水平的原则,注重部队院校和台湾高素质水平教师引进,不断改善和优化师资队伍的学历、学缘、年龄和职称结构,构建了一支由700余名训练有素、教研并长的专兼职教师构成的教师队伍。
学校鼓励教师全面、准确认知高校教师的职责,合理定位自身的发展目标和路径,找准个人成长与学院发展的契合点,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为此,学校制订了一系列简明高效、确实可行的教师工作管理制度,建立了形式多样、有效运作的教师培养机制,制订各种旨在鼓励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奖励和扶助措施,并开全国独立学院之先河建立教师发展支持中心,为教师迅速且持续地提高业务水平,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和良好的环境,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良好的保证。
至今,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发展态势良好,现有硕士学位以上专任教师比例86%,高级职称教师占比41%,师资队伍建设初见成效,拥有省级人才1人,省高校新世纪、杰青人才18人,涌现出一批优秀教师。他们先后获得“福建省教学名师”“福建省优秀教学团队”“福建省优秀教师”等各种荣誉称号。
(四)科研水平迈上新台阶
2014年开始,学校迈入新一轮跨越发展,提出“教学与科研并举,以有效教学见长”的发展思路,学校于2016年成立了科研工作部,以科研工作为五个生长点之一,提出了“注重应用研究、注重服务地方、注重反哺教学”的科研工作思路,科研实力显著增强,科研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口生态安全与环境健康重点实验室”获批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智造装备与工业互联网技术重点实验室”获批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人文与传播学院“两岸语言应用与叙事文化研究中心”获批省人文社科基地。3个省高校科研创新平台的获批,标志着我校以学科专业为依托的创新平台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同时,学校注意拓展校企合作平台,广纳社会资源,2016年3月,学校与泉州微柏工业机器人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建设了“嘉庚—微柏工业机器人创新实验室”。截至目前,共建校级校企合作创新平台8个,获企业投入1600万元。
“十三五”期间,教师科研主动性明显增强,科研项目总量逐年增长,立项层次提高,获得重大、重点项目立项数增加,获得科研经费数量大幅增长。教师共承担校外科研项目539项,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821篇,新增授权专利976件(其中发明专利53件);社科成果连续获得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届省社科优秀成果奖(共5项),实现了省级科研成果奖“零”的突破,累计到账科研经费3千万元;围绕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关注的重大重点问题,开展研究,新增委托横向课题131项,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提升。
(五)学术组织架构不断完善
成立二级学院是学校进行资源整合推进新一轮跨越发展的重要举措,“十三五”期间学校不断完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和学部制度,优化学术治理体系和行政服务体系,通过成立实体二级学院,搭建了更大的学科平台,资源经过整合将发挥出更大的效益,学生、教师、学院均能从中受益。
学校从最初设立语言与信息传播系、外文系、艺术设计与创作系、国际经济与贸易系、财金系、管理系、电子科学与技术系7个系,逐渐发展,系部条件成熟升级为分院,办学前十年,共成立了5个分院,8个系,3个教学部,3个中心。“十三五”期间,先后成立了会计与金融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商务学院、建筑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日本语言与文化学院、英语语言文化学院8个二级学院,成立了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通识教育中心。学校现有12个学院、2个独立系、2个教学部,3个中心。学术组织架构的不断完善将充分激发二级院(系)办学活力,对推进学科专业建设和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六)开放办学呈现新局面
开门办学,强力推进国际合作,是嘉庚学院一直遵循的办学宗旨。在学校的专任教师队伍中,活跃着来自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各国的外籍教师的身影。学校与美国、英国、日本、新加坡、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法国、荷兰、西班牙等国家的多所高校开展了校际交流与合作,并与25所海外高校建立了人才培养合作关系。学校也积极与香港、台湾地区高校展开交流活动,与7所台湾地区大学建立校际合作关系。初步形成“合作项目稳步推进,对外交流多元发展”的良好格局。
十七年来,境外合作办学空间不断拓展,校际交流形式不断丰富,为学子提供了境外求学的多元选择,为教师提供了开展学术交流的良好平台,而且也给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提供了诸多可资借鉴的经验,大大提升了学校的教育水平与质量,强化了学院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人才的办学优势。“十三五”以来,学校进一步深化境外交流合作,在原有的“2+2”、“4+1”等海外合作高校人才培养项目基础上,不断拓展新的合作高校与合作项目。新增了日本早稻田大学、上智大学、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斯克莱德大学、美国辛辛那提大学、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等海外高校正式建立合作关系,新增与台湾清华大学、台湾艺术大学建立合作关系,英国、美国、日本、西班牙等多所境外高校来校访问交流。应届毕业生赴境外深造人数持续增长、就读学校世界排名明显拉升。
校企、校地合作谱写新篇,产学研用紧密融合。目前,学校先后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校企合作创新平台8个,打造产业与专业建设深度融合、有效支撑学生成长的教育实践平台;与地方政府建立全面、深入、灵活、高效的合作关系,立足海西,与漳州市、厦门市、龙海市、招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等领导经过多次互访与交流。2018年6月,学校与龙海市人民政府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在“产业合作、乡村振兴、科技合作、文化建设、人才培养”五大方面展开深入合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主动,更有效的服务。
(七)办学条件持续改善
学校地处厦门湾南岸,依山面海,是一座花园式学府。学校始终坚持以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创建一流的办学条件,为学子们成长成才提供优越的环境。绿盖如阴、风光旖旎的校园,恢弘大气、宽敞明亮的建筑,一流的基础设施,先进的教学设备,完善的生活配套。学校为每位教师配备独立办公室,各类功能教室齐备,教学科研行政用房充足,充分满足人才培养需要。现代化气息浓郁的图书馆,提供198万册藏书和优雅宁静的学习环境。完善的实验室配套、投资5200万建成的工业实训基地,提供强化动手能力的优越平台。已与339家知名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的实习基地,构筑实习预就业的畅通渠道。
学校始终坚持教学投入优先、教学建设先行的原则,“十三五”期间加大投入,用于充实和改善办学条件,固定资产投入近2.5亿元,教育事业经费总支出逐年增长,充分保障了教育教学活动的运行。为适应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需要,学校进一步加大投入,打造了智慧教室,使教学条件再升级,满足师生革新教学需求;学校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数字化校园网”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升级,不断提升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水平。
(八)党的建设不断加强
“十三五”以来,学校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抓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思想引领,夯实党建基础,强化思政实效,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党建工作取得新进展。召开了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第二次党代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党的委员会,健全了党委领导班子;制定了《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党委会议事规则》,进一步明确了党委会议事范围、议事程序等,健全了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定期研究工作机制;在各院(系)、教学部成立党总支、直属党支部,成立行政党总支,选优配齐党总支(直属党支部)书记、副书记,提供条件支持其开展工作、发挥作用;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工程,实现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全覆盖,学生党支部书记均由辅导员担任;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构建了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讲坛、教工党员“读书班”、青年学生读书社、微党课等组成的多层次、立体化、全覆盖的理论学习体系,严格管好党员组织关系,及时把军转、退休等流动教师党员纳入教育管理,严把党员发展质量关,抓严抓好党员发展工作;实施基层党建工作质量提升工程,推动党支部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固定党日+”等制度,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模式,推动党建工作融入教学、科研、育人、双创、脱贫攻坚等各环节,实现党建工作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机融合。学校现有1个省级标杆院系创建培育单位、5个省级样板支部创建培育单位、1个省级“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新成效。抓好“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协同推进,创造条件推动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6个项目入选省“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精品项目,遴选77门课程作为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抓严师德师风、校风学风建设,制定《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成立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开展具有专业特色、学科特色和学院特色的“英语角”“植数班”“晨读队”“‘嘉’有先生”等品牌学风建设活动;抓牢意识形态阵地,把意识形态工作列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落实“一会一报”制度,把好课程建设、教材选用、学术活动等政治关,做好出国出境交流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和信教师生教育引导,抓好舆情监测防控工作,有效维护了学校的安全稳定。
二、面临形势
(一)高等教育内涵提升的新要求
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迈入普及化的新阶段。近期以来,教育部密集召开全国新时代本科教学工作加强高等教育内涵建设相关会议,中央文件确定发展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新农科“四新”建设,颁布新时代高教40条,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等,启动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启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基地建设。同时基于信息技术的高等教育创新不断突破,数字教育资源不断丰富,信息化教学的应用不断拓展,正在深刻影响着大学教育观念和行为,给大学的教育教学增添变革的力量。面对高等教育的新阶段新形势,对各学校深化改革主动求变,对学科专业内涵建设提升,对人才培养多元化,对高等教育功能新要求,对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都是目前对学校发展重要的挑战。
(二)福建省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机遇
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得到中央的大力支持,成为第二批自贸园区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正在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中国制造2025”地方样板,“十四五”时期,随着深化建设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入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深入实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深化实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等战略布局的落实和推进,政策叠加效应更加明显,将进一步发展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生物与新医药等新兴产业,加快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福建省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厦门漳州所在区域产业发展升级转型,为学校创新发展模式、优化办学结构、深化综合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办学水平和服务能力带来了新机遇,注入了新动力。
(三)地方本科高校竞争加剧的新挑战
随着国家启动“双一流”建设工程,地方相继启动支持建设一批高水平或示范性本科高校,高校之间的竞争空前激烈。从福建省来看,被列为“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高校得到了较大支持,5所示范性应用型本科高校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在资源竞争性配置的态势下,省内本科高校在优质生源、优秀人才资源引进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未来一段时期,这些高校的相对竞争优势仍将保持,甚至扩大,总的来看,学校将面临着“前有标杆,后有追兵”的局面。如何在开放化的办学环境中保持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如何进一步增强资源意识,提高资源筹措能力将是“十四五”期间我校面临的重大挑战。
(四)高考招生改革带来的新局面
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启动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同年,浙江和上海作为首批新高考改革试点省份分别发布了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方案,正式拉开新高考改革的帷幕。2017年,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第二批改革试点顺利启动。两批试点省份在完善高中育人方式、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优化高校选才方式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有益经验。2018年,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省市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目前,全国各地新高考改革工作日益推进,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不分文理科的高考录取模式,可能对专业知名度低的专业类招生带来严峻挑战。新高考改革对提高专业建设意识,促进高校进一步重视和加强专业建设方面有积极作用。
三、目标与思路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本为本”,坚持立德树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科技、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党的教育方针以及《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发展战略规划(2013年—2023年)》的精神,推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创新能力和办学层次,着力培养一流人才、打造一流队伍、建设一流学科、产出一流成果,努力实现成为国内同类高校中一流的、获得国际广泛认可的、以有效教学见长的一所新型优质高等学府的高远愿景。
(二)发展思路
1.内涵发展
巩固办学优势,遵循发展规律,对照建设区域一流应用型大学的目标任务和核心要素,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合理配置办学资源,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办学水平。
2.特色发展
坚持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坚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学校办学特色相结合,突出特色发展,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建设一批特色学科和专业。加强产学研用融合培养人才,在协同发展中彰显办学特色。
3.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是发展的强大动力,学校将充分利用新机制新模式优势,坚持改革创新的优良传统,勇于改革,敢为人先,善于突破,努力破除制约学校发展的障碍,不断推进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学校治理等各方面创新,激发创新源泉充分涌流。
4.开放办学
充分发挥学校学科和人才优势,主动服务社会需求,加强校企、校地合作,推动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加强与国(境)外知名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开展高水平的国际联合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在开放办学中提升办学水平、声誉和影响力。
(三)发展目标
1.整体目标与愿景
围绕国家、福建省“双一流”、“双万”建设总体布局,学校提出“十四五”期间事业改革发展目标:到2025年,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科学研究实力大幅提升,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明显增强,若干学科专业进入省级一流学科专业行列,力争国家一流学科专业零的突破,办学综合实力稳居同类院校前列,力争获得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资格,基本建成国内地区性一流应用型优质高等学府。
2.分项目标
人才培养:适度扩展本科生规模,力争在本规划期内完成本科生规模2万名的办学目标。加强以培养应用型专业硕士为主的研究生教育的导师队伍和学科专业平台建设,力争在获得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资格的基础上,本规划期内研究生教育规模得到较大发展。
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加强和落实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进一步完善我校全方位融合、全过程覆盖的实践教学体系,积极探索教学、科研、学科竞赛三位一体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应用型人才与社会发展需求更加契合,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科学合理,一流课程立项数量持续增长,争取每轮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以上。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每年的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学科专业:全面推进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和卓越拔尖2.0计划,建立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到2025年,专业规模稳定在60个以内,每年遴选建设10个校级一流专业,集中资源重点建设,争取建成10个左右省级一流专业,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有突破。同时,每年培育建设1-2个应用型专业群,进一步支撑省级应用型学科持续发展,辐射校内其他学科专业建设。
师资队伍:继续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建成一支“高素质、重职责、有爱心”的教师队伍。到2025年,师资规模力争达到1100人以上,全校生师比控制在18﹕1左右,惜用增量改结构,注重中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比例不低于30%,具有研究生学位比例不低于90%,高级职称教师占比高于50%,具有海外留学、研修背景的教师比例不低于30%,“双师型”教师比例不低于40%。发挥体制机制优势,采取灵活方式争取引进闽江学者、省百千万人才工程、海西学者等省级高层次人才5-10名,引进“千人计划”、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2-3名,重点建设10个左右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10个左右教学团队,对学校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队伍建设起到积极引导促进作用。
科学研究:进一步加大科研支持力度,到2025年,遴选建设科研创新平台10个左右,争取新增5-10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3-5个省人文社科基地,在此基础上承接服务于地方支柱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的科研项目,力争承担更多的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各级各类科研经费突破每年4千万元,在各学科领域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和SCI、EI、SSCI、CSSCI、CPCI-S、CPCI-SSH等收录论文数量显著增长,达到每人每三年有1篇及以上。科研成果转化率有明显提升,发明专利、省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励方面能有较大的突破。力争每年全校发明专利数50项,省级及以上科研成果获奖5项。使我校科研达到全省普通高等院校中上水平。
合作交流:到2025年,国际化办学水平获得进一步提升,学校与50所左右的海外高校建立人才培养合作关系,同时,发挥区位优势,与香港、台湾地区高校开展实质性交流与合作项目,促进两岸青年学生交流互动。争取每个教学单位都能够与国外以及香港台湾地区知名大学的相关院系、科研机构或世界知名企业建立实质性交流合作关系,在项目合作和联合培养人才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教师与国际同行交流合作能力全面提升。开创二级教学单位与境外、国外合作办学全面开花的繁荣局面,为学生提供丰富、优质的学习资源,拓宽办学的国际视野。
四、任务与举措
学校将实施“十四五”发展建设“内涵提升重点工程”,设立专项经费,加大投入,通过“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提升计划”“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一流专业建设提升计划”、“一流课程建设提升计划”“学科带头人支持计划”、“高水平团队培育支持计划”等一揽子计划的实施,全面改革提升学校办学能力和水平,助力学校新一轮跨越发展。
(一)人才培养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持续改善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加大教学投入,以师资优化、教能提升、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研教改等工作为抓手,切实提高本科教学水平;结合“本科教学工程”建设,争取更多省级、国家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建设立项。学校将加大实践教学改革支出,持续探索和完善更符合自身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实践环节比重,改革实践教学周的设计,丰富教学周内容。学校将引导各教学单位不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综合设计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坚持产学研用协同育人,鼓励本科生尽早开展科研,形成科教合力。构建教学实验室、科学研究平台、校外高水平基地相融合的科教实践创新体系,探索加大重点实验室和校内高水平科研平台对本科生的开放力度的体制机制。凸显科研育人特色,探索基于研究的学习,加强载体设计和项目规划,让更多学生通过高水平科研项目进行知识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
2.深化课程体系建设
学校将实施“一流课程建设提升计划”,加强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质量。每年遴选20门左右的课程进行重点建设,形成一批示范课程。坚决贯彻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学校教育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建设地位,在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方法上下功夫。立项建设一批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示范课程,切实提升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水平。以课程建设为抓手,切实加强教学团队建设,重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实践理念的贯彻,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加强课程资源库建设,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
加强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学校将继续组织实施“嘉庚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对每个立项项目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优先支持实践教学类、创新创业类、教学资源共享类以及当前教育教学热点、难点和关键问题等方面的改革研究与实践,引导广大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立足实践开展研究。在学校立项建设的基础上,培育更多优秀教学成果,充分发挥课程重点建设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推进教学改革,整体提升本科教学水平。
3.革新教育教学方法
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努力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充分借助信息化手段和资源,探索慕课、翻转课堂、虚拟实验等新型教学模式,优化信息化教学环境,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式、个性化学习氛围。深入研究班级设计及实施办法,推进启发式讲授、批判式讨论和探究性学习,加大建设智慧教室,用先进教学手段促进教学改革和教学观念的转变。继续推进小班化教学,在资源条件上给予充分保障。
4.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学校将实施“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提升计划”,设立专项经费,每年投入500万元以上,用于加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加大对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支持力度和加大对指导教师的鼓励力度,扎实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加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大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力度,完善相关硬件设备条件,为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项目提供优良的工作环境;推进科研反哺教学,鼓励学生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继续密切深化与校外创新创业实习实训基地联系,确保学生校外实习实训教学落到实处。
强化创新创业训练和竞赛:通过积极引导和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专题竞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动手、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的素质和能力逐步提高,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各院系要继续发挥“赛学创”循环的良好模式,积极组织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互联网+创业大赛、“挑战杯”、“创青春”、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等各级各类比赛,学校对取得优异成果的学生团队和表现优秀的学生进一步加大奖励力度。
加强教师创新创业能力建设:明确全体专任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责任,提升广大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热情和能力,加大鼓励力度,鼓励教师参与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指导。
5.完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落实以评促建方针,坚持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善”为原则,建立“一院(系)一方案”评估新模式和校内定期评估抽检制度,完善闭环的教育质量监测保障体系。强化关键环节的硬性要求。加强对专业、课程、培养方案等的评估与优化。推进专业认证工作,建立与各类专业认证评估和国际认证相结合的专业性认证制度。落实学院(系)育人主体责任,把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教学管理和教材建设工作纳入学院(系)考核评价体系,不断完善教学工作运行组织机制、资源调配机制、质量监控机制。
(二)队伍建设
1.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面向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建设、学术前沿、国家战略目标以及区域重大需求,积极谋划高层次人才引进策略,实施“学科带头人支持计划”,引进学科带头人20-30名,力争引进闽江学者、省百千万人才工程、海西学者等省级高层次人才,引进“千人计划”、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引领并快速提升学科水平、学术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坚持引育并举,做好校内人才与引进人才的平衡衔接。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学科带头人组建学术团队,通过承担重大项目、参与重大任务,产出高质量成果,促进一批拔尖人才脱颖而出。
2.培养中青年骨干
学校将实施“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教师是实施“有效教学”的主导力量,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直接影响教育的有效性。学校将通过开展教学比赛的形式,有效激励教师开展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比赛,引导教师立足岗位,潜心钻研,站好讲台,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学校拟每年评选教学效果好、教学形式新颖、教学手段和方法先进、教学基本功过硬的“教学能手”30人左右,设立专项经费,加大对青年教学骨干教师的支持和培育力度。
学校将实施“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以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建设为突破口,整体提升我校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的能力。继续设立“校级科研孵化项目”50项,设立专项基金,每年遴选一批具有一定科研工作基础和较大的科研发展潜力,能提出创新性研究工作构想,研究内容和方法具有明显的创新性和特色的青年教师。通过培养和选拔优秀青年科研人才,积极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激发广大教师投身科研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教师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3.打造高水平创新团队
学校实施“高水平团队培育支持计划”,以高层次人才为核心,加快凝练培育一批高水平创新团队、高水平教学团队,引领学科发展,形成特色优势推动师资整体水平加快迈向世界一流行列。统筹校内外资源,探索通过筹集社会资金等途径设立客座教授,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资源投入和条件配套,有效支撑高水平学术团队建设。
4.加强师风师德建设
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强化师德教育,引导教师树立崇高理想和育人使命,促进教师提高自身修养。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的育人职责,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影响和引领学生成长。培育爱岗敬业精神,规范教师社会兼职行为,激励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上,激发教师的职业光荣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引导教师全面关心学生成长,努力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和谐师生关系。加强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建设,倡导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强化师德考核和表彰制度,在人才引进、职务晋升、考核评价等环节将师德作为必要考察内容,健全防止师德失范的有效机制。
5.完善教师评价体系
构建完善多元人才评价机制,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适应不同岗位教师发展需求的文化与制度环境,进一步加强院系和教学部的学术评价作用,完善以岗位分类为基础的择优激励约束机制,推动资源和权责在校院之间的合理配置;强调质量优先,突出绩效导向,突出教师的科研水平,教学质量在教师考核、评价中的比重,调动教师投入工作的积极性,不断改进和完善现有薪酬体系,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保持薪酬待遇的持续竞争力。
6.建设高水平行政管理队伍
构建完善适合行政管理队伍特点的的人才选聘和职业发展体系,培养形成一支务实创新、规模稳定的行政管理队伍。提升行政专业化技能,强化服务意识。探索管理服务岗位分类管理,完善岗位责任制,设立职业化、专业化的高级管理岗位。完善职员职级制度,加强年轻干部培养,拓宽管理服务队伍成长渠道。规范岗位设置、明确岗位职责、明晰准入标准、完善聘任程序、加强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着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支撑队伍。
(三)学科专业建设
1.完善学科专业整体布局
坚持学科专业动态调整原则,围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工智能、信息产业、“中国制造2025”等未来产业发展趋势,调整完善学科专业整体布局。对接福建产业转型升级、海西经济区建设需求,进一步加强新工科、新文科专业建设,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人工智能类专业,加强建设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会计学、市场营销等现代服务业专业,支持环境科学与工程等节能环保类专业,改革文学、法学、艺术类传统专业。加强顶层设计,推进统筹规划,构建符合学校目标定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的应用型学科体系。
2.推进一流学科专业建设
主动对接国家和福建省“双万计划”、一流学科建设计划、应用型学科建设等,积极实施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重点谋划学校一流学科专业建设发展,实施“一流专业建设提升计划”。学校每年投入专项经费,用于支持打造一批在同类学科专业中具有领先优势的一流专业,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加强建设,探索建立学科专业平台,打造高水平教学团队,实施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能对其他专业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到2025年,校级一流专业能产生一批标志性科研成果、教学成果,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处于全省领先水平,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突出,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项目获得优异成绩。10个专业进入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力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有突破。
开展“新专业提升建设项目”,学校目前共有6个新办专业,新专业建设的质量和人才培养状况,直接关系到我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学校将每年投入专项经费,用于支持我校新专业质量提升。新专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标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规划各专业建设目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切实有效的学科专业建设方案,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为新专业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切实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
3.加大学科专业交叉融合
跨学科性和跨专业性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在学科布局上,打破院系壁垒,在保持传统优势学科发展基础上,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加快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以带动学科整体水平提升和布局优化。
加强学科群建设,整合优化学科资源,形成若干对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和行业需求、凸显优势的学科群。建立新工科学科群、新文科学科群,相互依托、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学科基本架构。
4.扩展研究生教育
学校将重点围绕导师队伍和学科平台建设,借助母体厦门大学的优质资源,继续开展联合培养研究生教育工作,同时统筹3-5个左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硕士学位点规划并落实建设,到2025年,研究生培养规模进一步扩大,联合培养过程科学规范,培养质量显著提升。遴选培养研究生导师100人,凝练一批学术团队,学科特色进一步凸显,产出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学校争取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有效提升学校人才培养层次和整体办学实力,为福建省特别是闽南地区创新型建设提供强有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撑。
(四)科学研究
1.提高承接重大科研任务能力
紧密贴合产业发展需求,做好科研工作的组织动员,通过定期组织科研工作会议,营造良好科研氛围,做好重大项目的前期策划和培育。凝练优势科研方向,跨学科组建创新团队,以团队凝聚人心,以项目锻炼队伍,学校将加大对国家、省部级纵向项目的配套支持力度,设立“重大项目培育专项”20项,建立健全重大项目培育、管理、协调机制,集聚优质资源谋求重大项目的突破。通过加强基础性研究,强化对应用研究的支撑,注重需求导向,瞄准地方、行业发展重大需求,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集聚优势科技资源,争取在解决产业共性关键技术上新增一批标志性成果。
2.建设省级科研创新平台
将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作为吸引重大科研项目、聚集产业技术人才、提升研发设计水平、增强服务产业能力的重要抓手,整合校内外资源,力争建成10个左右支撑海西重点发展的科研平台。十四五期间,重点做好学校已有的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口生态安全与环境健康重点实验室”,人文与传播学院“两岸语言应用与叙事文化研究中心”的省人文社科基地,“智造装备与工业互联网技术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同时进一步整合全校资源,积极申报建设新的省级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到2025年,新增2-3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2个省人文社科基地。
3.提升校企合作创新平台
校企合作科研创新平台是学科专业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以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重要载体。学校将继续加强校企合作创新平台建设,广泛联合国内外行业专家、龙头企业和研究机构开展协同创新研究,学校拟通过重点支持科研创新平台建设,聚集一批高素质的学术创新团队和科研人才,凝练学术方向,组建科研学术团队,承接国家和省部级重要科研项目、成为产学研和服务国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产出一批具有较大影响的创新程度较高的科研成果,提升学校整体科研实力和社会影响力。重点支持10个左右校企合作创新平台,每个平台投入100—200万元,通过学校投入吸引更多社会资源协同建设。
4.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构建既符合科研规律又符合市场规律的科研成果转化体系,推动科研工作从问题导向转变为问题和市场相结合导向,从源头上提高成果转化成功率。建立与各级政府、行业企业的决策管理流程相适应的决策咨询类科研活动对接机制和科研成果转化机制,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政府决策和管理实践。适时出台《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管理办法》,探索建立与产业发展、技术创新的具体需求相适应的技术研发类科研活动对接机制和科研成果转化机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效益、产值和利润。
5.推进科研管理制度改革
尊重科研规律,不断改进和完善科研管理文件制度和激励奖励政策,进一步落实“放管服”,促进高质量成果产出;建立基础研究成果的同行评议机制和应用型研究成果的市场评价方式和机制,完善科研激励和科研成果转化制度;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提高科研人员积极性;充分发挥院系科研管理自主权,畅通院系之间的沟通渠道,不断完善科研运行管理服务机制。
6.增强服务社会能力
强化科研在地化服务能力,学校将进一步加大科研工作力度,引导我校教师注重横向课题研究,密切与地方政府、龙头和骨干企业、其他高校和科研机构展开合作。鼓励教师和科研人员主动走进社会,围绕社会经济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联合申报研究项目,参与技术与管理攻关,推动产教融合,主动对接厦门、漳州、龙海等周边地区的发展战略,围绕周边地区“十四五”发展规划和重点发展产业等相关文件,进一步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业的战略合作,以大项目、大成果为抓手凝聚科研团队,以创新驱动发展,增强学校服务社会能力。
(五)开放办学
1.提升全方位开放办学水平
围绕国家、福建对外开放战略的加速实施和“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计划的启动实施,进一步创新合作模式、拓宽合作渠道、加强资源统筹,大力推进全方位、多样化的对外交流合作,进一步提升学校开放办学水平和影响力、竞争力。深入探索校地、校企、校际等多种形式的合作体系,和企业开展合作开发教材、课程、联合培养人才。通过项目合同制等方式,吸引和选聘科研人员参与项目研究,广泛联合国内外行业专家、龙头企业和研究机构开展协同创新研究。以科研项目带动,探索构建灵活聘任教师和高水平科研人员的机制,与国(境)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之间以及校内跨部门和跨学科开展联合科研攻关等,提升全方位开放办学水平。
2.完善人才培养国际化
强化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合作交流机制建设,将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有效融入教学科研全过程,创新多元文化建设模式,打造良好的国际化校园环境,切实增强国际交流的能力和水平。同时,积极发挥区位优势,与香港、台湾地区高校开展实质性交流与合作项目,促进两岸三地青年学生交流互动。力争与国(境)外高水平大学合作举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新增5-10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争取每个教学单位都能够与国外和香港、台湾地区知名大学相关院系或知名企业建立实质性交流合作关系,在项目合作和联合培养人才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3.推进科学研究国际化
鼓励和支持各院(系)加强与国(境)外高水平大学相应院(系)开展合作研究,力争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共建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或研究机构,承担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积极举办、承办和参与高水平的双边或多边国际学术会议或其它国际学术活动。支持教师在国际学术组织、学术期刊和学术委员会中任职,在国际学术领域提升影响力。
(六)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1.完善内部治理结构
坚持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以学校章程为统领,持续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完善校院管理架构,健全学术治理体系,完善学术委员会运行机制,规范工作流程,统筹行使好学术事务的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等职权,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和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学科规划、教师评价、重点建设资源配置、学术咨询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完善校院二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相配套的规章制度。优化行政管理服务,进一步完善董事会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2.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
进一步厘清校院两级权责关系,继续推进院(系)的人事管理、教学管理、学术管理、财务管理、资源配置、基层组织设置等方面的自主权限,激发办学活力。进一步发挥院(系)主体作用,建立健全院(系)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机制,构建权责利相统一的院(系)管理体制。强化院(系)发展成效的考核激励与动态建设机制。
3.健全学术架构体系
健全和维护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管理体系和组织架构。探索学校——院(系)学术委员会一体化工作体系,完善学术委员会运行机制,强化院(系)学术委员会(教授委员会)职能。深化基层学术组织改革,完善学术委员会运行机制,规范工作流程,激发基层学术组织活力。
进一步加强学院组织建设,力争在两年内完成剩余两个独立系的建院工作。依据国家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需求和学校办学事业发展,努力筹建有利于培养新型人才的新学院。
4.优化行政管理效率
优化行政部门组织机构、业务模块和工作流程,明确机关部门职责,加快形成权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转高效的机关部门职能体系。加强和改善宏观管理,强化跨部门统筹协调、对外沟通联络等职能,提升谋划运作、组织协调、贯彻落实、监督管理和综合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努力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水平,实现行政管理专业化。强化管理就是服务的意识,推行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全面优化行政效率,提升服务质量。
5.完善强化组织文化建设
全面总结、检查和研讨学校组织文化建设的成效和存在问题,进一步完善组织文化。加大力度稳步推进组织文化的全面落实,使其有效转化为推动各单位部门提高工作水平和效益的动力源。组织编撰学校组织文化宣传手册,积极开展组织文化的学习与宣传,使其深入人心,形成共识,转化为全体教职员工的自觉行为。
(七)支撑条件建设
1.持续改善办学条件
随着学校事业发展,目前教学空间不足的问题逐渐凸显。学校将按照有利于教学科研、合理配置资源和提高办学效益的原则,不断完善各学科布局和配套设施建设。计划投建工科与科研大楼,以缓解空间紧张问题,建设教师公寓二期项目,以满足人才引进需要。按照有利于教学科研,合理配置资源和提高办学效益的原则,不断完善校区的学科布局和配套设施建设,持续改善办学基本条件。
2.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编制学校“十四五”教育信息化规划,加快数字化校园建设,提升信息化水平,推进信息化与教学科研和管理服务的深度融合创新。重视网络对学校形象宣传,切实抓好校园网建设,丰富资源信息量。加强期刊、图书、档案文献等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增加图书文献和电子资源数量,优化读者服务,打造一流图书馆。充分利用图书馆、餐厅、咖啡厅、学生活动中心等公共空间,加强学术文化公共活动场所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深化后勤服务改革,促进后勤工作健康持续发展,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为学校发展提供优质保障。
3.多渠道拓展办学资源
加强多元化筹资工作,通过财务调整、校企合作、社会捐赠、基金运作等方式,实现资金来源多元化。建立以任务需求和建设效益为导向的资金投入机制,完善预算管理体制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一是通过服务国家及地方需求拓宽办学经费来源渠道,争取更多的教育经费、科技经费以及其他专项经费等。确保学校总体收入稳定增长,充分保障学校办学和基本建设。二是稳步推进校友会建设,筹备更多地方校友会成立,充分发挥其在募集社会办学资源中的重要作用。充分调动校院两级的积极性,进一步扩大募集对象,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更多的资源支持。三是进一步发挥管理发展与培训中心的作用,将已有的培训规模做大做强,同时积极拓展新的培训项目,承办更多地培训课程和相关业务,开拓新的收入增长点。
4.着力保障改善民生
坚持事业发展和改善民生“两手抓”,推动改革红利和发展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教职工。确保民生投入不断增加,优化和调整资金支出结构。进一步加大学校投入和统筹力度,提升人力资源成本占办学支出的比重,建立科学合理、稳定可持续的教职员工薪酬增长机制,不断提高教职工福利待遇。
(八)加强党建和思政工作
1.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
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确保中央和上级各项决策部署在学校落实到位,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加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在教学科研管理等重大事项中,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在保证政治方向、凝聚师生员工、推动学院发展、引领校园文化、维护安全稳定、参与人事管理与服务等方面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2.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持续兴起“大学习”热潮,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和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教育的重要论述进学术、进学科、进课程、进培训、进读本,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大力推进“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建设,充分发挥所有课程的育人功能,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质量。
3.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
以标准化建设为牵引,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进一步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创新活动方式,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聚焦基层党建工作不平衡、党支部的组织力有待提升、政治功能有待强化等问题,以“五个到位”“七个有力”目标,精准施策发力,进一步完善党建工作制度,健全基层党务干部队伍考核、激励机制,持续推进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坚持把典型引领作为重要推动力,扎实推进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建设,推进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工程,加强学生党支部书记培养培训,强化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推动党建工作全面提质全面过硬。
4.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
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持续整治“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坚持问题导向,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及时掌握党员思想动态,善于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让“咬耳扯袖”成为常态。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坚决查处违纪违法问题,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及时稳妥处置不合格党员。认真落实巡察整改政治责任,不断增强巡察整改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以持续巩固深化巡察整改成效。
5.推动构建平安和谐校园
加强对统一战线和群团工作的领导,加强对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引领。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以师生安全为宗旨,以推动平安校园建设为目标不动摇。通过加强安全领导、深化安全教育、完善安全制度、加强安保队伍建设、加大安全投入、加强安全管理能力建设及安全工作创新等方面工作,切实推进学校平安校园建设工作,进一步提高校园安全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智能系统的作用,打造信息化平安校园,确保学校政治安全和校园稳定。完善防范校园传教和抵御宗教渗透工作机制。坚持党建带群建,加强工会、共青团、妇委会、学生会、学生社团工作。推动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落实落细,加强重要环节、重要阵地的全方位管理,健全安全稳定教育体系、综合防控体系和应急处置体系,维护学校和谐稳定。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完善的规划贯彻落实责任体系,由学校主要领导亲自抓,班子各成员分工配合,负责全校“十四五”发展规划贯彻落实工作的指导、监督、检查和协调,做到决策部署以规划为依据,工作目标以规划为指南,考核工作以规划实施效果为主要标准,共同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建立学校领导分工负责机制和各部门、各学院联动协作机制,分工负责,确保落实。
(二)加强基本投入
学校设立专项经费,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经费预算,为“十四五”规划目标和工作任务提供充分的经费保障。以规划目标为导向,统筹考虑资源配置,既集中资源、突出重点,又要确保不同学科、不同工作领域均有适度投入。优先保证人才培养建设任务的需要和规划确定的重点发展领域,完善经费管理和监督制度,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建立以质量、效果为导向的经费倾斜制度,确保经费预算科学,足额到位。
(三)加强督查评估
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协调和督导,学校有关部门定期对规划实施过程、进度和效果进行监测评估和跟踪分析,有效把握规划建设的总体进展。
(四)加强宣传工作
做好宣传工作,依托传媒中心,利用校内各种媒介,多形式、多角度地宣传、解读学校“十四五”规划,充分展示规划内容和重要意义,增强师生员工对学校“十四五”发展的思路、目标、举措的认同感,凝聚人心,形成合力,在全校上下形成关心规划、自觉参与和监督规划实施的浓厚氛围,使规划执行过程成为凝聚人心、群策群力、共谋发展的过程。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2020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