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创新活力丨双碳战略协同创新专家工作站在闽揭牌

来源:学习强国·厦门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陈巧恩 陈进 刘建权 摄影:朱鲜艳
2021-06-26


中科院院士陈运泰(左二)、戴民汉(右二);厦门大学副校长江云宝(左一)、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副院长洪永强(右一)共同为工作站揭牌。(摄影:朱鲜艳)
 
  碳达峰、碳中和,作为近年来的两个热词,您是否也对它们颇感兴趣?6月19日,2021全国河口流域生态环境大会在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召开。会上,中科院院士陈运泰、戴民汉,厦门大学副校长江云宝、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副院长洪永强共同为“3060”双碳战略协同创新专家工作站揭牌。
 
  本次大会由厦门大学、中国海洋学会和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共同主办,河口生态安全与环境健康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承办。大会吸引了全国200多名从事生态环境、河口流域、双碳战略领域工作的专家和学者,线上线下共襄学术盛举。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郑重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基于这个重大国策的需求,也作为本次会议举办过程中孕育的重要成果,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成立了该工作站。工作站聘请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创院院长、本次大会学术委员会主任洪华生教授为主任,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卢昌义教授为执行主任。
 
“3060”双碳战略协同创新专家工作站聘请洪华生教授(左三)为主任,卢昌义教授(左五)为执行主任,袁东星教授(左二)和余兴光研究员(右二)为副主任。(摄影 朱鲜艳)
 
  据介绍,“3060”双碳战略协同创新专家工作站成立后将通过组织研究交流会、学术报告会、论证会、座谈会、专业培训、科普宣教,以及成果和产品展示会等加强产学研用的融合,推动科教与技术的应用和成果的产业化,实现资源共享;组织专家及单位开展联合攻关,科学制定本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的行动路线,创新有关“3060”目标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以及相关人才的培养。
 
名词解释
 
  碳达峰:中国承诺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再慢慢减下去。
 
  碳中和: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