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期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班上线 258名学员同上一门“云党课”

撰稿:学工部 朱梅枝  
2020-03-20


  3月18日中午,厦门大学党委党校第76期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班(嘉庚学院班)举行线上开学式暨第一场专题授课。厦门大学党委常委、嘉庚学院党委书记林辉,各院系党校带队老师,3名教工党校学员和255名学生党校学员参加了活动。
 
  林辉在开班动员讲话中指出,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亲自指挥、亲自部署这场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谱写了一曲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众志成城共战疫情的壮丽凯歌,彰显了“中国之治”的巨大优势。他强调,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在战“疫”一线,广大党员舍小家,顾大家,冲锋在前,舍生忘死,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让党旗在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一大批抗疫“战士”火线发展入党,汇聚起更强的战“疫”力量,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他指出,嘉庚学院党委在厦门大学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积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同时坚持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积极创新授课模式,利用线上教学开展“空中党校”。
 
  林辉强调,党校是优秀青年学习理论知识的主阵地、接受教育培训的主渠道、提高党性修养的大熔炉,希望所有学员能珍惜这次难得的党校学习机会,早日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对于参加学习的学员,他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向战“疫”一线英雄学习,牢固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坚定理想信念,实现思想上入党和组织上入党相统一;二是原原本本学党章,牢固树立党章意识,自觉用党章规范言行,以优良党风带动优良学风,争当学风建设表率;三是注重实效,及时把党校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以优异成绩为党旗添彩。
 
 
  学工部部长助理、学工部教工党支部书记明召为本期党校学员作了题为“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最高理想和根本宗旨”的第一场专题授课。他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和这一次的中央战“疫”日志,全面分析了党的性质,系统讲解了党的最高理想,深入解释了党的根本宗旨。党校学员一致表示,特殊时期特别的“线上党课”,内容充实,效果良好,一定会倍加珍惜此次的党校学习机会,认真聆听每场专题授课,以优异的学习成果向党组织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据悉,本期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班共有258名学员参加。本期学习班3月18日开班,4月18日结业,为期一个月,期间共安排7场线上专题报告、2次自学、2场线上小组讨论、1次在线考试。学习班内容均由既有丰富的党建工作经验又有深厚的党建理论功底的领导和教师讲授。
 
学习微感言:
 

 
  土木工程学院学子赵琛:在参军期间和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接受祖国和人民检阅时,我深切体会到,只有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才是中华民族该走的康庄大道。而本次党校学习,则让我有机会更深入更系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让我离党组织更近一步。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无数共产党员冲上前线,身在后方的我深受他们的鼓舞,聚集了志同道合的“战友”筹集两万余元购买医护用品捐赠给武汉协和医院。如今这场疫情战争在国内已经初见曙光,中国的疫情防控举措得到了世界其他国家的高度赞赏。生于华夏,何其有幸。我为自己曾经是一名军人而自豪,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自豪,更为自己即将成为一名共产党员而自豪!
 
 
  会计与金融学院学子张燕斓:这场特殊的“线上党校开学式”,让我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在疫情防控中,不少入党积极分子奋战在抗疫第一线,令我感悟良多。在关键时刻,党组织就是主心骨,无数入党积极分子以及广大党员干部挺身而出。这更加坚定了我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期待通过本期的党校学习,我们不仅能够在党校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还能将党校学习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做到知行合一。
 

 
  人文与传播学院学子杨雅琪:通过本次党校学习,我明确了党校学习的目的、意义和要求,端正了入党动机,更加深刻地领悟到为人民服务绝不是一句空话。“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我们要在重大考验中检验自己的党性,冲得上去,豁得出来,主动参与其中,彰显党员本色。“学习在党校,效果在全校”,日后,我将用党员标准要求自己,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走前头做表率,主动服务同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展现对党的事业的忠诚,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音乐系学子季蕾:疫情来势汹汹,牵动人心,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奋斗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党员同志们义无反顾,冲锋在前,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他们都是我们青年学子的榜样力量。作为大学生,我们正用自己的方式共同战“疫”——宅家修行,努力充实自己,掌握扎实的专业本领,为日后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我们要向战“疫”一线英雄学习,增强政治素质,以实际行动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
 
  编辑:传媒中心 甘丽红

(转载需标注来源“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