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人有约】疫情之下如何为紧张的情绪“松绑” 送你几个“小秘方”

撰稿:校友会秘书处学生助理 邓志诚 校友会秘书处 乔扬  摄影:受访者供图  
2020-03-15


  “频繁刷手机,看到疫情数据每天都在变化,感到恐慌。”
 
  “一两个星期不出门还坚持得下去,但长时间待在室内,心情就开始变得烦躁、焦虑。”
 
  “出现了作息紊乱的情况,入睡困难、睡眠浅、早醒、起不来。”
 
  ……
 
  疫情之下如何为紧张的情绪“松绑”?
 
  “焦虑,恐慌,烦躁……当出现这些反应时,就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了,而且还要用对方法。”近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心理咨询师谢天麒作客第26期“嘉”人有约栏目,与大家分享疫情期间调整情绪的“小秘方”,230多名“嘉”人在线上参与了此次活动。
 
适度关注  稳定不安情绪
 
  “自媒体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很广、很多、很快。这造成很多人反复去关注疫情变化的信息,因此人们出现了一些焦虑、恐惧的情绪。”谢天麒表示,疫情当前,大多数人都可能出现这些“应激反应”。大家要理解和接纳自己出现这样的状态,要允许它们存在。“有这些反应可以提高我们的警觉水平,这是一种保护性反应。”
 
  “关注得越多,越容易被带到这个情绪里面去,越容易让自己放大焦虑、烦躁的感受。”他建议大家,当这种情绪变化出现了之后,可以采取适当的“心理隔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去过多地关注疫情方面的信息。“每天接收疫情信息的时间不超过1小时比较合适。多关注官方权威的信息报道,不要轻信一些微博、朋友圈里未经证实的信息。”
 
适量运动  保证身心健康
 
  “特殊时期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很重要,因此,人们不但要防疫,也要防‘抑’。”谢天麒指出,突如其来的疫情扰乱了人们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秩序,“宅”成了大家的生活常态。长时间待在家里无所事事,可能会造成由于睡眠过多、作息不规律导致的生物钟紊乱,甚至会带来一些的心理问题。
 
  “试着给心理‘消消毒’,让你的情绪释放出来。运动是一种缓解焦虑的好方法,而且完全没有副作用!”他建议,大家可以适当地做一些室内运动。这不但能调节情绪,还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每天抽出1小时左右,选一种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运动。运动可以促使人体产生一种名为内啡肽的物质,帮助我们感受欢愉和满足。”
 
适应变化  保持乐观心态
 
  受疫情影响,“云学习”成了大学生当前的主要上课形式。然而不少学生在家待出了烦闷情绪,根本无法静下心来。“对习惯了‘面对面’授课形式的同学们而言,居家上网课,是一种新体验。大家都会有一个适应和接受的过程。”谢天麒认为,我们应该坚持一个大的原则,就是要慢慢地、主动地去适应这种变化。“当感到烦躁时,请先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告诉自己:这是一种每个人都会有的正常反应,因此有情绪变化是可以理解的;多给一些时间,自己会慢慢接受这种变化,不适应的状态一定会得到改善。”
 
  “全国各地的确诊人数在不断下降,治愈出院人数在不断增加,‘清零’的省份和城市越来越多。可以看到,咱们的疫情控制是非常有成效的!”身在湖北的谢天麒,对此次疫情感悟更加深刻。“大家要坚定信心,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国家,相信政府,我们一定能打赢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
 
  最后,谢天麒建议大家在这个非常时期,一定要做好自我防疫工作,科学面对疫情,积极应对困难,期待大家健康安全地回“嘉”!
 
  编辑:传媒中心 甘丽红

(转载需标注来源“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