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嘉庚学院”系列报道之一

[厦门日报]每个学生都有追梦空间

厦大嘉庚学院“以学生为中心”办学,自由转专业等创新举措让不少学子实现理想

来源:厦门日报 第7版:都市新闻  文/通讯员 李珊珊 图/朱鲜艳
2012-07-09

【开栏的话】

  厦大嘉庚学院是全国几千所大学之一,也是三百多所独立学院其中的一所,但是,只要您走近它,基本上都会获得一个感觉:这是一所很有个性的大学。那么,厦大嘉庚学院究竟有哪些独特之处?今起连续四天,我们带您走近这所学校。


厦大嘉庚学院的毕业典礼上,院长王瑞芳和毕业生深情相拥。(朱鲜艳 摄)

  本报通讯员 李珊珊

  今年6月,厦门大学嘉庚学院院长王瑞芳接受了一次颇为严酷的“体能测试”。在3天时间里,他连续参加了8场毕业典礼,每天站四五个小时,亲手为3000多名毕业生扶正流苏,授予学位。这6年来,王院长就这样送走了12000多名嘉庚学子。对于每年一次“幸福的肌肉拉伤”,王瑞芳说:“我们希望能给学生一个庄重、平生忘怀的毕业典礼。”

  这是嘉庚学院“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的一个折射点。

  “以学生为中心”是现在高校流行的口号,但能否落实到实际办学环节却有待考察。嘉庚学院通过“到位的服务”和“严格的管理”,让这一美好的教育理想,不是飘在半空中,而是成为办学的行动指南。

  个性化教育服务
  鼓励学子创业

  从2003年开办,嘉庚学院就提出“服务学生”的概念,且须是“到位的服务”。王瑞芳说:大学要在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提供到位的服务,让他们享受优质的本科教育。

  不仅是硬件,学校还常用细节打动学生,如中秋节的月饼、新年的贺卡、学院微博上的天气预报……学生还经常能够享受到教师的专门“服务”。学校对每位专任教师都有服务性工作的要求,这些服务性工作包括担任学业导师、指导学生课外活动、带领学生从事科研课题等。

  管理系2008级学生黄晓玲的大学生活,在学业导师沈华玉的指导下过得十分精彩。黄晓玲说,大一、大二时,她在沈老师的指导下,着力于打好学习基础,并通过参加社团活动锻炼人际交往和团队管理能力。大二暑假,沈老师建议她走出校园,去各大酒店实习,提高综合素质。实习回来后,黄晓玲萌发了创业的念头,这时,沈老师又给了她参与漳州校区图书馆咖啡屋竞标的建议。有了之前的知识与能力的积累,黄晓玲将咖啡屋经营得有声有色。

  嘉庚学院还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推出个性化的教育服务。譬如,考虑到越来越多学生希望创业,嘉庚学院今年开设了创新创业孵化班,将创业课程纳入学院的课程体系,并要求学生带项目修读,由老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将创业项目落地孵化。

  除了创新创业孵化班,嘉庚学院还开设了国际班、体育教学俱乐部、免费雅思培训班等,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需要,为他们创造成长、成才空间。

  嘉庚学院认为,“严格的管理”是实行“以学生为中心”的另一个基本点。嘉庚学院建立了一整套完善、高效的管理体制。

  自由转专业
  让学子追逐梦想

  嘉庚学院2006级学生吕雁自幼有着导演梦,入学一年后,从国际经贸系转到了自己喜欢的新闻传播系。随后,她和好朋友纪媲龄合作完成了一系列的作品,先后获得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影视组一等奖、第十五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短片大赛反盗版题材片单元二等奖,以及素有“广告界奥斯卡”之称的2008 One Show青年创意大赛视频类金奖等重量级奖项。

  同样在嘉庚学院,2008级学生高洁入学时读的是广告学专业,但是她发现自己喜欢生物,就转到了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做毕业设计时,在和指导老师周亮讨论后,她根据兴趣爱好和经历,选择厦门犬只管理作为自己的论文题目,写出了长达100页的毕业论文。这篇论文囊括了厦门城区犬只管理的方方面面,堪称一本厦门犬只管理百科全书。

  在嘉庚学院,每位学生都有一次转专业的机会。每年,像吕雁、高洁那样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转专业的学生不在少数。嘉庚学院副院长戴一峰说,充分尊重和发展学生个性是嘉庚学院允许学生自由转专业的初衷。

  教师答疑制度
  营造良好师生关系

  戴一峰说,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选择,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是我们“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的出发点。 嘉庚学院最新的课程体系也体现了这一理念。专业课和非专业课的比例基本为50:50,必修课与选修课基本保持在60:40(不包括基本技能课),实践教学的比重,文科不少于总学分的25%,理工科不少于总学分的35%。选课时,学生有较大的自主空间,可以按照自己的进度和兴趣进行课程修读。

  学生对所学专业、对自身发展感到迷茫却不知该如何排解,怎么办?没事,嘉庚学院特别设置了教师答疑制度,并给每位老师一间独立办公室,为师生营造自由交谈的空间。

  嘉庚学院2009级学生朱熹岷入学时,读的是日语,她常去找胡永红老师答疑。朱熹岷喜欢画画,每每路过建筑学系教室,看到大家都在画画,就热血沸腾。于是,她萌发了转专业的念头,但是,家人并不支持。迷茫中,她想到了胡老师。在听完朱熹岷的倾诉后,胡老师接连两次与她进行了深入交谈,分析转专业的利弊。多次沟通后,胡老师鼓励朱熹岷:“年轻时,就应该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现在,朱熹岷已经在建筑学系开始了自己新的学习生活。

  离校时,嘉庚学院财政金融系毕业生吴一鸣在微博上留言:“我原来觉得未来很远,谢谢你带我走进它。你是最好的大学,你教会了我们不留缺憾地成长。”毕业生们这样的成长感悟,正是送给全体嘉庚人最贴心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