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嘉诚:以奋斗致青春

撰稿:学工部  摄影:学生新闻社 黄斯如  
2017-06-13


  大一刚开学没几天,因为上课总是坐前排,法学院行政管理专业2013级的褚嘉诚就被同学称为“学霸”。三年过去了,褚嘉诚每年都是专业第一,成了名副其实的学霸。然而,他却并不喜欢“学霸”这个称呼。他说:“我只是有点‘作’而已。”
 
  他确实挺“作”的,只是这个“作”说来简单,要做起来却也不容易。比如,他有一张超级课表,课程排得满满当当,就连娱乐时间也在规划之内;比如,他带领着嘉庚学院晨读队,将每天固定晨读的学生人数从100人提升到1600人,并拓展出不少满足学生需求的衍生项目……他的“作”让他成为比赛达人,成为超级学霸,成为厦门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超级课表
 
  很少有人天生优秀,都是一点一滴慢慢在挫折和改变中成长与进步。褚嘉诚有个超级课表,从早上6点10分到晚上12点,每个时间段都密密麻麻,包括上课、听讲座、图书馆自习、练钢琴、打篮球、吃饭,事无巨细,全都在上面。这个课表的下方,还有一行醒目的红色字——“我想知道自己能够做多少”。他说,人最大的敌人还是自己,挑战自己,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才知道自己能够做多少。他在课表上写上这句话,就是时刻提醒自己要践行计划。
 
  除了学好本专业的课程,他在大学三年时间里自主旁听了67门其他专业的课程。他还活跃于各种讲座的现场,除了厦门大学各大校区的讲座,他甚至还参加厦门市图书馆的讲座。褚嘉诚说,多听讲座,多积累不同专业的知识,不仅可以更好的认识自己,挖掘自身更多的兴趣点,更能培养自己多学科独特的思维方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入学以来,他年年保持专业综合排名第一,荣获“中国银行”奖学金。
 
疯狂晨读
 
  早晨7点,在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图书馆前阶,栖霞凌波湖畔,晨读队的“号角”已悄然响起。同学们三两成群或默读,或朗朗而诵,或一人踱步背诵,或一人静坐晨读,越来越多的“嘉”人选择在晨光、绿意中开始新一天的生活。这么壮观的场面,作为晨读队的队长褚嘉诚功不可没。
 
  当了晨读队队长,褚嘉诚就感受到身上的责任感,更加勤奋,比别人来得更早了,他说:“身为学长总得有所表率,总得有东西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弟学妹。这些东西,更多的在于细节的体现。我是这个组织的负责人,我首先保证自己的到勤。”
 
  在晨读队任职的两年里,他以弘扬“嘉庚之风,学术之潮”为己任,通过精准宣传、科学管理、拓展项目等手段,积极借鉴现信息化管理技术以及企业管理知识,让晨读队在短时间内得到迅速成长,从原先不足百人参加的自发性晨读活动发展为拥有1600名固定晨读爱好者的学术性学生组织。晨读队以每日早晨组织晨读为常规工作,还拓展了“师说”讲座、学享分享、微信口语训练、每日好课推荐、厦门地区讲座信息共享、好文推荐等7个项目。
 
活动达人
 
  在褚嘉诚的人生履历里,似乎都比同龄人抢先一步。比如他在高中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是一名高中生入党积极分子。入学两个月,就报名参加学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过了海选,过了初赛,过了复赛,虽然止步于半决赛,但是已经是半决赛里唯一一个大一选手。
 
  后来,他一鼓作气,陆陆续续参加了14项比赛,也取得不错的成绩: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创新创意创业大赛团队第一名、福建省创新、创意、创业大赛团队三等奖、福建省“挑战杯”铜奖等。这些比赛经历,他逐渐领悟到:成功或失败永远都不是终点,而是一个又一个新的起点,人生的旅途当始于足下,虚怀若谷,勇于尝试,相信可能。
 
  2014年6月,褚嘉诚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一名行政管理的学生,他越来越觉得大学生作为社会高素质人才,应该要扮演特殊的社会角色,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不满满足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他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践行一名党员心中有民的承诺。2014年5月参加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举办的“赛瑟”论坛;2014年7月参加中国人民大学与厦门大学联合在福建展开的“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2015年暑假参加香港协青社青年工作实习训练;2015年寒假参加厦门市标准化研究院关于全国卫生室基础设施情况调研。
 
  “冬日里的脚印最清晰,难耐的日子里足迹最坚定。”褚嘉诚最喜欢这句话,正如他在2016年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老生代表发言一样,他说:“把自己局限在一方天地,安逸久了,生活如温水煮青蛙,褪去少年壮志,岂不悲哉。”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找到所爱,坚持下去,就能遇到最好的自己。

 

(转载需标注来源“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