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15:十大热词读懂“嘉园”的2015

责编:传媒中心 李珊珊 美编:传媒中心 林妙亭
2016-02-25

  1年,12个月,52周,365天,每一天都有无数的新鲜事在“嘉园”上演。如何在一年的熙熙攘攘中把握嘉庚学院的流行新风向。别担心,十大热词带你读懂嘉庚学院的2015。
 
 

  2015年,我校首次面向西藏招生,新“嘉”人中有7名西藏学生,其中5名藏族学生。人文与传播学院新生洛桑旺久是第一个到校的藏族学生,帅气的他被大学生新闻社的记者称为“嘉庚吴镇宇”。

  据悉,2015年,我校多省市生源质量良好。省外本一线上生源数量迅速增长,达到2014年的两倍。更多省市普通类投档线超本二批次线,本二线上生源数占比继2014年之后,再次达到90%以上。在本二批次录取的省外各省市录取分数较往年也有了较大的提高。本三批次各省市投档线均居该批次所有院校前列。


    【新嘉人故事】洛桑旺久:这个“吴镇宇”也有“江湖气”
    2015招生快报

 

 

 

 

 

  院长与新生对话会是我校一年一度的盛会之一。对话会上,
王瑞芳院长、戴一峰副院长与新生“亲密接触”,一起聊聊大学
这些事。当然,学生也可以就学校办学理念、师资建设、后勤服
务等制度、措施向校领导直接发问。戴一峰副院长曾说过:“对
话会没有什么是不能问的。”不惧学生任何提问,学校展示了一
种开放平等,也是一种自信

  2015年的院长与新生对话会从10月13日起,陆续举办了8场。
对话会上,校领导与新生就如何适应大学生活、如何成才、如何
处理学习与课外活动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院长与2015级新生对话会:讲大学之道,谈人生理想

 

  作为“以学生为中心”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我校赋予每一名学生在大学期间都有一次转专业的权利,旨在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

  2015年,我校发布了《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本科学生转专业管理办法(2015年版)》。2015年版管理办法是在2009年版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的,规定上更加细化,更加明晰。如2015年版进一步提高了学风和学业上的要求,在学分上也做了明确的规定。

  

    转专业有了新政策 教务部部长林斓支招如何转专业
    一图读懂我校2015版本科生转专业管理办法 

 

  自2014年开通“麻辣教师”专题,到2015年12月31日,校网共采访了20位教师。2015年,我们将关注点着重放在那些跨越海峡,来到“嘉园”共筑教育梦想的台湾籍教师。

  这批台湾籍教师大部分毕业于国外名校,在台湾也有丰富的企业从业经验或者教学经验。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们深深认同嘉庚学院“以学生为中心”“以有效教学见长”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他们更是不忘教育初心,创新教学方法。新颖、风格迥异的教学方法真的是让学生觉得“又麻又辣”。

  

    “嘉园”揭秘:麻辣教师是怎么炼成的

 

  管理学院教师陈秋强点名玩出了新高度,上他课的学生必须在课前发送自拍到订阅号上完成点名,还要“谨慎进行补光、磨皮、加滤镜,以免和教务系统照片差异太大。”据了解,此点名法一出,效果十分显著,陈老师的必修课保持全勤,只有选修课个别同学缺席。

  针对陈老师的这个点名大法,教务部表示,学校一直强调加强课堂管理,老师根据学科特点使用不同的点名形式学校是不反对的,也鼓励老师在教学手段上创新,同时借助微信这个平台,加强和学生的交流。

  [厦门日报]最新点名法 课前自拍发微信 

 

  如果要问,什么时候“嘉”人对“嘉”的爱表现得最为浓烈,毋庸置疑,绝对是毕业季。

  2015年6月27日—7月18日,我校连续举办10场毕业典礼送别3400多名2015届毕业生。毕业典礼上,“嘉”人对母校的爱与不舍表现得淋漓尽致。哭了笑,笑了哭,那是现场最多的表情。当然,拥抱还远远不足以表达感情,胆大的毕业生还会献上热吻。更有甚者,在毕业典礼上,一手毕业证,一手结婚证,收获满满的幸福。

  典礼上,王瑞芳院长“母校永远爱你们,我也爱你们”的深情告白让人动容。2015年,王院长仍旧坚持逐个为3400多名毕业生援正流苏。每年一次“甜蜜的肌肉拉伤”更是让无数嘉庚学子感动不已。

  

    温情毕业季:追求真我 快乐出发

 

  因为与“家”谐音,我校师生、校友总是称“嘉庚学院”为“嘉”、“嘉园”。或许是缘于这份天然的亲密,“嘉”总能带给我们家的温暖,不管是在校,还是毕业多年。

  每年十月的第三个周日,是“嘉”的生日。而这时,最热的词当属“回‘嘉’”。2015年,是她12周岁生日,仍有许多校友选择回“嘉”。校友歌会、校友论坛、“我和母校合个影”等活动让十月成为所有“嘉”人心中最特别、最甜蜜的月份。在美妙的歌声里、在字里行间、在永不褪色的画面里,对“嘉”的爱恋不言而喻……

  

    2015校庆专题:那个给我们爱与情怀的“嘉”

 

  2015年,有三位校友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王瑞芳院长曾称赞嘉庚学子“身上有一种特质,那就是对‘真我’的追求”。这种“真我”,是一种责任,也是一份担当。

郭玉
尼泊尔地震时,在当地旅游的她冒着危险留了下来,成为尼泊尔地震草根志愿队的发起人,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为孤儿院的孩子们募捐钱款,换成必需的物品。

央视新闻报道校友郭玉在尼泊尔志愿救灾
[海西晨报]厦门姑娘在尼泊尔等风来

朱睿
身为90后,朱睿大学毕业后,却和牛粪干上了。他在新疆昌吉市阿什里乡努尔加村创办了一个有机肥制造厂,开启了自己的“有机肥创业史”。

[人民日报]大学生创业者朱睿:牛粪里“淘金”
[乌鲁木齐晚报]厦大90后 牛粪淘金记

杨乃吉
2015年10月16日清晨7点,杨乃吉在厦门白城沙滩上与消防官兵配合救起一名女子后,没有留下姓名便匆匆离开。岸上游客拍下几张他的背影和侧面照,发到网络上。这个湿漉漉的背影在网络上一夜走红,被称为“最帅背影”。

下海救人不留名 “最帅背影”为校友杨乃吉
[海西晨报]“最帅背影”哥找到了
 



  说起嘉庚学子,“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强”几乎是公认的优点。2015年,我校学子自主研发的魔音手套、智能婴儿车、智能洗手池等产品不禁让人拍手称赞。而这些产品也在相应的省级赛事、国家级赛事捧回大奖。
 

高友炎等
第三届“三元达杯”大学生创新大赛
        最佳创意奖。

戴上这款手套,无论是地板、墙壁、门窗、桌面还是大腿,都能成为指下的乐器,只需要轻轻敲打就可以演奏出美妙的音乐。
 

  

    [厦门日报]戴上魔音手套可在桌上奏乐 嘉庚学子在创新大赛中获奖


陈志航等
福建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
    创业大赛银奖,并获得第四届中国创新创
    业大赛优秀奖。

可监测空气质量,可过滤PM2.5,可自动刹车。

  
    [海峡都市报]炫酷智能婴儿车 嘉庚学子发明的

梁淯贤、黄伟斌
福建省第七届“汇识杯”CAD三维建模技能大赛中
        获得一等奖。

即开即热,能自动清除镜面上的水雾,能烘干、消毒毛巾,还能收集废水冲马桶……


    [海峡导报]这个洗手池让你脑洞大开

 



  每年3月7日,凌云之灯都会如约亮起。这场浪漫盛大的灯光秀,就像一封完整情书,温暖每一个“嘉”人,温暖每一季春天。

  早年,凌云灯舞只有“I love U”单个图案,后来“I love U”+“520”浓情交响。2015年,它更是变化出“I love U”、“520”、“三七”等字样。

  有人说,凌云灯舞的意义绝不仅仅是浪漫,还予人幸福,更教人创造幸福。

  
    [海西晨报]多少人爱慕你闪亮的情怀

 

 


(转载需标注来源“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