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日报]“嘉”有良师 耕耘不辍

厦大嘉庚学院的师资力量堪称“卧虎藏龙”

来源:厦门日报 第B02版:都市新闻  撰稿:甘丽红 李珊珊 苏海森 郑晓静 黄子林 陈姬 梁智欢 陈榕  摄影:朱鲜艳 林雅斓 林亮 张丽敏 黄华薏  
2015-07-17

在厦大嘉庚学院,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亦师亦友。(本组图/由嘉庚学院提供)
 

【核心提示】

  每年,都有学生家长问同样的问题:厦大嘉庚学院到底好不好?

  我们前两天有关嘉庚学院的数据和视觉专版,会给出一些答案。不过,更多的学生家长希望得到的答案之一是:这所大学是如此年轻,只有12岁,她的老师够不够牛?

  除了从厦大聘用的老师,用“卧虎藏龙”来形容嘉庚学院的师资,应该是不为过的。走在嘉庚学院的小路上,你遇到的人,他有可能是从诸如摩托罗拉这样的大公司“解甲归田”;还有的老师,曾经是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学生。用行话来说,不少老师,都有“江湖”。

  今天,就让我们了解一下嘉庚学院园丁的“江湖”。

谈教学

  循序渐进,深入浅出,才能让学生真正了解原理。

  ——王春源

  课要讲得好,得有舞台感——教学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表演,这样的表演要能够吸引学生。

  ——孙鲁闽

  教给学生的知识都是我亲身的经历和体验,都是一手的知识。科研成果和实战经验能让学生更快地学到市场上所需的技能,而人生经历也许能够解答学生在生活、情感等方面的各种疑惑。

  ——李鎨翰

  老师要严格要求学生,但首先要尊重学生。

  ——田力

谈科研

  做科研要主动,这是教师成长的一种方式。

  ——王春源

  科学工作并不简单,是非常严肃的,真正的科学工作者要把科研工作作为生命的一部分。

  ——孙鲁闽


故事1


王春源(厦大嘉庚学院财政金融系教授)

  台湾高校校长加入“嘉”师队伍

  今年的海峡论坛,台湾科技产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王春源再次率团参加。跟以往不一样,他的介绍栏多了一行字——“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财政金融系教授”,外界才知道,这位台湾大学经济学博士、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学系博士后和台湾高校的校长已经转身到嘉庚学院当老师。

  陪人面试,自己也被学校“打动”

  王春源从台湾来到嘉庚学院的道路,是典型的“陪人面试,自己却被相中”的桥段。

  去年,王春源率团参加海峡论坛,团队成员林大成想到嘉庚学院发展,他联系上嘉庚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主任卢昌义。虽然素昧平生,卢昌义还是满腔热情地带着资料来到他们下榻的酒店。

  王春源原本就认为“以嘉庚先生命名的大学一定很好”,第一次见面,更是增添几分喜欢。论坛结束后,他和林大成到了嘉庚学院,和副院长戴一峰做了一番长谈,他觉得他和嘉庚学院很有“共同语言”——曾任台湾育达商业技术学院校长、台湾南亚技术学院校长的王春源一直主张办幸福大学,引领师生“身心灵”健康发展。他在嘉庚学院找到自己的理念,后者“以学生为中心”,并强调师生共同成长。

  这一次,林大成通过了嘉庚学院的试教考核,而王春源萌生了到学校任教的想法。

  最后的转折是一场毕业典礼。去年7月,王春源又到嘉庚学院,正好赶上了最后一场毕业典礼。他看到嘉庚学院院长王瑞芳为每一位毕业生拨流苏时,“感受到一位教育家对学生的爱”,他说,在台湾很少有大学校长亲自为所有毕业生拨流苏。他感情的天平彻底移向嘉庚学院。

  以身作则,培养学生的做事态度

  今年2月,王春源正式成为嘉庚学院专任教师,教的是《证券投资学》和《国际金融学》。

  这位台湾老师给嘉庚学院带来不一样的感受之一是,他上课,特别耗费粉笔——讲到理论时,他将PPT与板书相结合,以边讲解边书写方程式的方式授课。“这个理论只有三行,但待会儿我要证明一整个黑板”。这样的例子在王春源的课上经常看到。

  王春源说,循序渐进,深入浅出,才能让学生真正了解原理。在厦大嘉庚学院2013级财政金融系乐媚看来,王春源不是单纯地按书本上讲,“他总是先总结,然后简单又精辟地传授给我们。”

  王春源提倡大家阅读金融学的英文原著,他的板书可以看到金融学专业名词的中英文翻译。不过,王春源最想教给学生的“不仅是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做事态度。”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做事态度,他的回答是以身作则。每次上课,他都会提前10-20分钟抵达教室;“谢谢”、“对不起”不离口。这样的做事态度影响了学生。    

  (文/甘丽红)


故事2


孙鲁闽(厦大嘉庚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讲师)

  很有科学范,还是高冷“段子手”

  孙鲁闽正襟危坐,非常惋惜地叙述自己极为罕见的一次“失败考试”,导致他“消沉一段”。他说,身经百“战”,没想到竟然栽倒在高考。正当所有的人已经把安慰的话做好准备,他慢悠悠地说:当年只考了厦门市52名,福建省203名,只好去北师大读化学。

  超级学霸:考研成绩成“纪录”

  在北师大读完本科,孙鲁闽考上厦大海洋与环境学院硕博连读,师从袁东星教授。他的考研成绩411分,据说在厦大环境化学专业至今无人打破。

  在北师大,化学系的课程是最多的,在很多人为课业焦头烂额的时候,孙鲁闽却一直是“读读书,还可以好好玩一玩”的状态。不仅如此,他还交了一个女朋友。在厦大硕博连读时,孙鲁闽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上上课、做做实验、写写论文,一路上顺风顺水,以至于袁东星只好评价他“在学术上没有遇到挫折”。博三时,在别人为博士论文和实验数据焦头烂额时,他早早干完了手头的活,还跑去兼职。

  个性男神:把三尺讲台当舞台

  在嘉庚学院,这位学霸老师上的课是《化工原理》、《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和《环境工程导论》。平心而论,三门课略显生涩。不过,在嘉庚学院的学生看来,孙老师“上出了新境界”。

  嘉庚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2012级的薛骋说,《化工原理》学的有点偏物理,可是他会结合生活中的知识和热点新闻进行讲解,让人觉得很有趣。学生们兴奋地说,他似乎什么都懂,他很潮,和他什么都能聊,“我们觉得和他没有什么隔阂。”

  他的学生还认为,这位学霸老师“有一股高冷的科学范”,他的课就像一个个小讲座。他们私底下叫孙鲁闽为“男神”,女生嘟囔过,没有孙老师的课她们很伤心。但是,“学霸”变成“牛师”,是自动切换模式吗?孙鲁闽说,事出有因——他从小学开始做主持人,在厦大海环院主持了三年的研究生送旧晚会,加之本科师范基础的训练。孙鲁闽最后总结说:“天赋+兴趣+用心。”

  他把三尺讲台也看作了一个舞台,他认为,“课要讲得好,得有舞台感——教学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表演,这样的表演要能够吸引学生。”

  在讲台上,除了用心设计的动作,孙鲁闽还讲究语言、语调,这使得他的语言有着一种颇像网络段子的独特幽默,就像学生们说的“很有趣,但是又有股科学范”,让人情不自禁地被他吸引。

  不过,他认为,要做个好老师,更重要的是,得和学生接触,多了解他们,把他们当作朋友。

  (文/李珊珊)


故事3


李鎨翰(厦大嘉庚学院建筑学系副教授)

  为来嘉庚学院举家移居大陆

  留学德国名校十年,任教台湾顶尖大学成功大学十年,联邦德国注册建筑师,台湾景观环境学会名誉理事长……这些丰富的经历和漂亮的头衔使台湾人李鎨翰无论到哪里都是炙手可热的优质人才。但是,在2015年年初,李鎨翰做出了一个让身边的人都“大跌眼镜”的选择,放弃台湾顶尖大学的教职,举家移居大陆,到年轻的厦大嘉庚学院任教。李鎨翰轻描淡写地说:不过是趁着不惑的年纪做了不惑的选择。

  很赞同嘉庚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

  面朝微波荡漾的湖泊,背揽郁郁葱葱的青山,这是嘉庚学院为李鎨翰配备的独立办公室外的景色。从专业的视角来看,李鎨翰认为嘉庚学院的校园就是一片“主次分明、刚柔相济的生态园林”。当然,促使他来到这里的原因绝不仅仅是优美的风景。李鎨翰坦言,嘉庚学院坚持面向人才市场办学、注重实践教学的理念,对他有很大的吸引力。他说,作为教师,他十分看重那一份成就感——带领学生设计出的图纸、模型在某一寸土地上转化为一幢幢高楼大厦,抑或自己的科研成果为社会带来了效益,而这样的成就感,只有在一所注重实践教学的学校才能够觅得,这正是他选择嘉庚学院的一个重要原因。

  他难掩对嘉庚学院的喜爱,“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富有人性化的转专业制度、独具特色的教师答疑制度……总之,每个方面都让他“感到很舒服”。

  希望培养出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

  “如果你是一名建筑师,你如何在泰晤士河旁边设计出一幢教堂?”李鎨翰总会用PPT向学生展示一些城市的布局及建筑特色,并抛出这类有利于发散思维的问题。在轻松的氛围中,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并派代表发言,最后他会根据学生的发言作出点评。

  如果你想在李鎨翰的课堂上得到问题的标准答案,那你会失望——他不会对问题作出标准的解答,而是提供几套方案供学生参考。李鎨翰说,“让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并形成自己的见解的目的在于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我希望学生能够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一味去寻找一成不变的答案。”除了书本上的知识外,他的教学内容还由三部分组成——自己的科研成果、实战经验、人生经历。

  现在,李鎨翰还经常指导学生做设计、参加竞赛,在他看来,这是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最有效途径之一,而这个时候,严谨成了他对学生的最大要求,他要求,不能有丝毫的差错并且做到精益求精。

  (文/苏海森 郑晓静)


故事4


郭一晶(厦大嘉庚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

  学生叫他“天使老师”

  很难想象,学IT出身的“IT男”、“理工男”在课堂上如同一名相声表演家,嘴皮子“溜”得很。犹如相声“报菜名”般惊人的语速,让学生时刻绷紧自己的神经,思维也需要快速转动。

  当然,语速不是要点,郭一晶的“江湖”是将乏味枯燥的课本知识和生活中的实例结合,并“附送”课堂互动小游戏。因为拥有和善幽默的性格与活泼趣味的教学风格,他被学生称为“天使老师”。

  他是个不折不扣的比赛狂人,经常带学生到全国各地进行比赛,因为他深谙以赛代练其中的道理,他指导学生曾获得微软“创新杯”中国区总决赛二等奖等多个奖项。

  别看郭一晶是位理工男,他也是知心大叔。他认为,课堂上与学生的相处远远不够,课堂外也要与学生多交流了解。他因此不仅常常参加学生活动,还时不时赶个时髦,上个论坛、登个微信、QQ,了解同学们的生活。

  他还竭尽所能为学生推荐实习、就业机会。在他的推荐下,不少知名IT公司下都有着一群“嘉庚team”。

  (文/黄子林 陈姬)


故事5


田力(厦大嘉庚学院国际经贸系副教授)

  学生叫他“田爷爷”

  田力被他的学生们称为“田爷爷”。他的学生给他写的评语是:本来我以为经济学是很枯燥的,但听了田力老师的课,我对经济学产生了兴趣。

  还有位学生为他点赞:田爷爷是个好老师,每次去答疑,他不但详细解答了我当下的问题,还会根据我掌握的情况,帮我复习学习过的知识。

  田力说,学生的积极性要保护,老师要严格要求学生,但首先要尊重学生。他说,他从来不说这种话:“这个问题不是刚讲过吗?”“这个书上有自己看。”“这么简单都不会。”

  对于师生关系,田力是这么用经济学的原理来解释的:学生是需求方,老师是供求方,“供求方生产什么要看需求方需要什么,教学要适合学生的特点”。

  “和学生做朋友”是他坚持的原则。有一次圣诞节,学生送给田老师一束花、一顶圣诞帽。上课时,田力就一直戴着圣诞帽。就这么一个简单的举动,他就收获了不少粉丝。

  (文/梁智欢 陈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