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3之人物——校友篇

发布:传媒中心  编辑:朱国财
2014-01-24

  编者按:戴一峰副院长曾经说过:“我们希望给予嘉庚学子们的不仅仅是在校四年的关怀,而是终生关怀,我们会跟他们保持密切的联系与互动。”我们一直关注着这些从嘉庚学院走出去的校友,他们怀揣着梦想,奋力前行,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演绎着属于嘉庚人自己的精彩与传奇,而母校永远是他们内心里最温暖的所在、最牵挂的地方。
 

李艳敏:如同向日葵,向着阳光温暖前行

  对于李艳敏来说,梦想是一个不会终止的句号。在杂志社实习的时候,主编说她是草莓族,外表光鲜,却毫无抗压能力。但她说自己是杨桃,换个角度看就是一颗星星。她也用实际行动,赢得了主编的尊重。
  她从小喜欢旅游卫视,当这个机会来临的时候,她放弃了安逸的工作环境,选择北漂。北漂的日子,她当过沙发客,现在依然只是租住在一个20㎡的房子里,但是她依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为了心中的梦想,她“倔强”地坚持着。    
  

章馨予:追梦的“玩食家”

  我院艺术设计系2012届校友章馨予从小就喜欢美食,不但会做各种好吃的,也会画好吃的。她曾经营学校的咖啡屋,现在她做着很多“吃货”都梦想的事——通过“吃”来赚钱。作为一个美食博主(新浪微博@莲小兔),她以自己独特的风格跟网友分享她的美食经验;作为一个业余插画师,她一支妙笔能生花,随手那么几下,惟妙惟肖的卡通手绘菜谱便跃然纸上。
 

林情:用自强不息精神为自己赢得机会

  为进心仪企业,他熬过了最初艰难的八个月,用自强不息的精神,为自己赢得了机会。他就是我院工商管理系2011届校友林情。
  大一时,林情和三个志同道合的朋友,东拼西凑了2.4万元,接过校区外最早的台球馆,开始了创业历程。创业达人为何选择就业?对此,林情说:“在大学期间就有过创业开公司的想法,可走向社会后,发现自己对社会的了解实在太少,怕选错行,就决定先就业,积累经验才能少走弯路。”
 

刘钢:很简单的事情也要用百分百努力去完成
  刘钢是我院英语系2010届校友。才工作三年,他就已经成为新华人寿保险厦门分公司人事部经理。
  “任何工作都要从基层做起,脚踏实地去做。”刘钢说,他能走到今天就是因为领导看中他的踏实,领导下达的任务,他都用百分百的努力去完成,即使做的都是很简单、很重复的事情。
 

何君:自信,才能更快适应社会
  何君是法学院2012届学生,原来担任特步品牌中心高级总监助理,目前在特步新成立的XTOP事业部做总经理助理。
  “坚持、自信,才能让你更快地适应社会。”谈起职业发展的秘诀,何君这样说,“我并不是特别优秀的人,因此工作的压力也很大,但是我选择了坚持,一步一步走下去,这样才能做到最好。”
 

黄晓玲:选我所爱,爱我所选

  从一个懵懂的大学生到公司总经办助理,黄晓玲只用了一年。
  黄晓玲是我院2012届的校友。她成功的秘诀是:选我所爱,爱我所选。“人生贵在折腾。”这是黄晓玲最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邱舒雯:面试要拿出应有的自信

  邱舒雯,我院国际商学院会计系财务管理专业2011届校友。短短一年时间,邱舒雯就已经从大学生变成中级审计员。
  邱舒雯说,会计是一门细致的工作,希望学弟学妹们做事要细心,工作要有责任心,平日里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修扬:学建筑要学习不同的设计思维
  他叫修扬,来自建筑学系,是我院2012届的优秀毕业生,目前在石家庄的一家建筑设计院上班。他是一个开朗的人,热爱搏击、跑步和健身。他也是一个自信的人,回答问题的时候总是面带微笑。
  修扬喜欢画画,也喜欢设计。为了能够一展所长,他选择了建筑学这个专业。他告诉学弟学妹,学建筑要多参与讨论,学习不同的设计思维。
 

“音乐鬼才”郑重出版佛乐专辑

  音乐系2008届校友郑重毕业后赴中国音乐学院进修,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国家高级音响师、上海电影艺术学院特聘客座教授、厦门声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音乐总监。他创作的音乐风格细腻,配器手法独树一帜。他擅长中国民乐与现代音乐的结合,创作的曲子具有很强的旋律线条美感,被誉为当今民乐DSD发烧唱片音乐界的“音乐鬼才”。目前,郑重的佛乐作品专辑《民乐佛韵 流水莲花》正式出版,整个专辑都是他自己作曲。
 

张宇:在校期间申请专利终获批
  张宇是我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2012届的学生,目前在厦门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读研究生。在校期间,张宇和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几名同学一起进行了一个叫《城市污泥-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的制备研究》的项目。该项目获得了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二等奖。2011年5月31日,他们将这项发明申请了国家专利,今年7月24日,这项发明正式通过了国家专利局的审核。
 

王俊辉:将爱好做成事业

  “所学的专业是我最大的爱好,平时我喜欢用计算机写感兴趣的程序和脚本、做视频。”步入社会之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2013届校友王俊辉和朋友们一起创业,创业的核心正是他的爱好。他们组成一个叫“同音社”的团队,从事软件设计,他们的第一个产品——爱查图,已在手机软件中占有一席之地。
 

叶欣欣:能够经常在学校里转一转很幸福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2011届的叶欣欣毕业后选择了在母校附近的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工作。
  他爱游泳,给自己取名为“水怪”;他爱摄影,曾是新闻社摄制部部长;他爱自由,曾用17小时骑行350公里挑战324国道福州——厦门段;他爱折腾,总是喜欢一个人鼓捣一些小发明、小玩意……他更爱母校,他说:“能够经常在学校里转一转很幸福。”
 

罗兰:感觉从没离开过嘉庚学院

  “我还记得一次台风,风雨交加,为了不影响上课的进度,学院派校车到宿舍楼下接学生上课,真的很感动。”英语系2007届校友罗兰说,学校每年春节还会有小卡片和小礼物寄到学生家长的手里,“每次回忆起这些温暖的小细节,在‘嘉’四年的大学生活片段就慢慢在脑海里串联起来。我时常会进自己的学院邮箱入看看,感觉这样能够保持和学校的联系,就像从来没离开过一样。”
 

陈惠娜:50年校庆,我依然会回“嘉”

  陈惠娜是日语系2008届校友,她在嘉庚学院不只收获了知识和友情,还收获了爱情,她的老公李祁函是国际经贸系2008届校友。现在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宝宝,幸福地居住在厦门。
  毕业五年了,陈惠娜变得更加成熟,时光割不断她与母校的联系。她说:“20年、30年、40年、50年校庆的时候我依然会回来!”
 

姚智焰:对母校,如同初恋般
  姚智焰是我院金融学专业2009届校友,毕业后曾到荷兰攻读研究生,目前就职于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谈起对母校嘉庚学院的印象,姚智焰说,那是如初恋般的感觉,是一种青涩中带着一丝甜蜜的感觉,值得她终生留恋。
 

韩哲力:直到现在,我还常向老师请教

  韩哲力是机电工程系2010届的校友。在校期间,他曾获得全国数字创新设计大赛福建赛区特等奖、全国二等奖,第九届“挑战杯”福建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并荣获“嘉庚之星”称号。
  目前,韩哲力在一家港资贸易公司工作。公司主要是将国外先进的机械设备或者仪器引进中国,他负责公司几个新产品的业务拓展,他经常需要向高工、教授甚至某领域知名学者解释产品原理。
 

刘斐:两年升主管得益学校所学

  “我家很近,就在漳州,所以毕业后我回来过一次。学院的篮球场修过,变得高端大气上档次。”物流管理系2011届校友刘斐这样说。
  对母校,刘斐有很深的感情,在他的眼里,嘉庚学院是一个处处充满机会的地方。毕业之后,刘斐到漳州一家贸易公司工作,不到两年就成了公司的物流部主管。他说这得益于大学四年所学的所经历的,“学院提供的大量实习机会让我在毕业前提前接触社会,为以后的工作做好了准备;在学校里学的知识帮助我迅速适应了岗位”。
 

徐迅:选择厦门是不想离“嘉”太远

  很多人大学毕业后,会选择离家近一点的地方工作。但是徐迅却选择在远离家乡的厦门上班,原因是他不想离“嘉”太远。
  徐迅是我院2012届校友,他所学的专业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但他却选择了营销作为职业,而且只用了一年就成为了总经理特别助理兼品牌经理。
 

陈嘉:希望学弟学妹能将爱心传递

  陈嘉是人文与传播学院2008届毕业生。2012年,他和9名同学一道发起成立了“二师兄”奖励金,该奖学金成为我院第一个由校友设立的奖学金。
  “奖励金的意义在于传递正能量,激发同学们对学习和公益活动的热情,激励同学们不断进取。”陈嘉说。
 

肖攀:还记得王瑞芳院长目送我们离开的情景
  “毕业那一天,正准备离开时,王瑞芳院长来了,他亲自来为我们送别。当车子缓缓开动,渐渐离开我们熟悉的每一寸风景时,王院长就站在那里目送着我们,一直到我们离开了很远都没有走。”肖攀说,“当时我和我女朋友坐在一起,我们两个人都忍不住哭了。我还觉得自己一个大男生流眼泪特别狼狈。但当我转过头一看,我才发现整车的同学,不论男的女的,全部都哭得稀里哗啦。”
  如今,肖攀在厦门工作,公司就在厦门白城沙滩附近。他说,隔着一片海,可以看见母校,尤其是在多雾的天气,海对面的主群楼若隐若现,十分美丽。
 

卫垒垒:被“骗”进文艺学的博士生
  卫垒垒是我校人文与传播学2008届校友,毕业的时候,他考取了南京大学中文系文艺学硕士,今年又顺利成为厦大中文系文艺学博士生,并被推荐享受一等奖学金。
  对于嘉庚学院,他最喜欢的就是图书馆。“刚到大学时,一看到嘉庚学院的图书馆,我就惊呆了,那么多书啊。所以大学四年,我大部分时间是在图书馆度过的,图书馆是我最留恋的。我就是想看书,看自己想看的书。”卫垒垒说。
 

郑鹏:师从中国最好的笛子教授

  郑鹏并不是从小就喜欢笛子。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他就接触了很多艺术类的东西,如电子琴、二胡、唱歌、拉丁舞、笛子等,他还练习过武术和乒乓球。渐渐地,在郑鹏众多的兴趣爱好中,他在笛子上的天赋显现了出来,因此他开始专心练习笛子。到了嘉庚学院,他不但跟系里的老师学笛子,还拜上海音乐学院詹永明教授为师。2013年,郑鹏考上了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跟随中国最好的笛子教授戴亚和王次恒学习。


(转载需标注来源“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网站”)